“销售人员给我看的是2025年2月生产的车,现场也展示了现车资料截图◆■★★★,结果交付给我的车却是2024年12月生产的◆◆■■。”蔡建在接受中国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他在5月2日下定了一辆2025款极氪001 WE版95kWh四驱版车型凯发体育真人荷官娱乐平台,当日即向极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支付了5000元定金和另一笔4◆■■.62万元的费用。他通过VIN(车辆识别码)信息得知交付车辆为库存车后,当即要求更换新车■◆★。极氪起初以蔡建疏忽为由拒绝更换◆★,推诿10多天后才因投诉压力,予以换车处理★■◆■。
极氪发布私有化公告后,吉利港股应声上涨★★■;极氪与吉利官宣合并后,多家机构又争相给出推荐评级。
乘联会数据显示■◆,极氪2024年产销量分别为22◆★★◆★■.5万辆和22.2万辆◆■■★◆。据此可推断◆■,极氪在2024年产量大于销量,客观上存在消化产量溢出的需求。
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5月以来,作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被指通过直营门店体系,将大量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当作新车,以“限时优惠”等话术兜售给不知情的消费者,引发大量投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操作手法与于2024年12月在深圳市和厦门市出现的公司户销量异常现象相互交织◆★■,不仅涉嫌欺诈消费者,更将◆★■“0公里二手车”这一隐秘手段推至前台,充当起虚增销量的违规工具。
作为交叉验证,记者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处拿到了一组哪吒汽车2023年在邢台的销量数据★★■◆★◆:其中★★◆★■,单位销量为14448辆,个人销量仅为785辆,公司户占比达到惊人的95.3%◆★■◆★。“哪吒汽车幸亏没有IPO成功,否则以目前掌握的证据,即便侥幸上市也难逃制裁。”上述分析师表示。
■◆◆★◆■“我明明是在极氪家线下直营店通过官方渠道购车并办理贷款★■,但签约主体是厦门奥瀚汽车有限公司,贷款银行却是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直到在网上查询到类似案例,我才意识到极氪在向我兜售来路不明的0公里二手车。★◆”程诚称◆■■■■,此后她多次要求退赔定金,均遭拒绝。
然而,当公司财务和分析师忙着计算整合后的成本节约时■◆■★■,却鲜有人追问那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0公里二手车”;当林杰推动“直营+合伙人■■”渠道变革,计划在四五线家门店时★◆■◆★,相关渠道监管细则也亟待重视补齐★◆★■◆。
之后在办理过程中■★,李兴得知该车辆已于2024年12月缴纳过交强险■■◆,保单显示为交强险过户。李兴称★■★◆■◆,销售人员从头至尾未告知实情,而是用■■◆★“数量有限一口价优惠■◆★◆■”的话术,掩盖车辆投保后已沦为二手车的事实。
有业内人士表示,“0公里二手车”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光环下,新车销售数据的灰色地带★■◆◆、经销商授权体系的重负,以及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可能受损的隐患。受访的行业协会人士建议★★,应彻查汽车行业公司户销量造假◆★、“0公里二手车◆◆”流转乱象及订单注水问题,以防类似操作成为埋进企业财务体系的“未爆弹”◆◆■★■★。
“2024年12月份◆■,极氪在部分城市新车交付量异常,销量环比增幅极高,这在汽车销售领域中比较罕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李颜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销量居前的两个城市分别为厦门和深圳■★■,与近期车主投诉上险★◆■◆★“重灾区”厦门出现了重叠。
对于出于何种原因安排上述人士调岗,以及上述违规销售行为是否已计入财报,是否会影响到公司美股私有化退市等疑问,中国证券报记者向极氪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时,极氪方面未予以回应。
关于极氪,还有一些细节在向外传递着些许不寻常。2025年5月4日◆■◆★★■,极氪科技集团发布内部通知,宣布了管理层分工调整方案,由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接替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金文,负责销售工作。林金文则协助林杰管理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向林杰汇报。3天后,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极氪私有化退市,时间点耐人寻味。
“我的群里有80多人遭遇了类似欺诈,来自全国各地。”李兴告诉记者◆■◆★◆,期间他曾致电极氪汽车杭州总公司维权★★■◆■,客服的答复为:限时优惠车辆无异常■★◆。“他们是自知理亏的,以至于与我对接的销售人员提出自掏腰包给予2000元现金补偿★◆■◆。”
“如果消费者是在被隐瞒或误导的状态下完成交易,这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对记者表示,消费者以全新车辆的市场价格支付购车款,实际获得的却是已登记过户、法律权属上属于“二手车”的车辆★■■■。当消费者未来再次交易时,该车辆在法律层面将因二次过户被认定为“三手车”,由此导致车辆残值贬损■■◆★,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消费欺诈。
中国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5月以来★★◆■★■,多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汽车质量投诉平台陆续收到关于极氪的纠纷退赔案件。其中就包括贵州车主蔡建(化名)。
谈及背后的动机★◆★■★,李颜伟表示■★◆★,交强险数量会被第三方统计进去■★★,这一数据将被行业、媒体,包括资本市场看作是一个车企销量表现好坏的“风向标”。
一位资深汽车销售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市场竞争压力下,部分车企为冲刺销量数据,粉饰财务报表,把★◆“0公里二手车★◆◆■■”当作了制造虚假繁荣的工具,通过提前确认销量和收入◆■■◆★,让资本市场对真实供需产生误判。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在哪吒汽车销量前20名城市中■■,有17个城市公司户占比超过40%,11个城市公司户占比超过90%。有资深汽车渠道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个别城市会做网约车■★★■■◆、租赁车、公司集采车项目■■◆◆◆★,所以车企公司户数据偶尔异常是正常的。但哪吒在有直营店的城市出现如此大批量的数据异常,很难不让人质疑其销量真实性。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分析师告诉记者◆■■★■,汽车品牌授权一级网络在4S店、商超店和城市展厅卖车,合同售卖主体和商品车产权要么是直营或代理商■◆■,要么是门店经销商。除此之外,如果是其他主体或金融公司,那就说明商品车产权已经发生了转移◆★■★。
无独有偶,程诚(化名)于2025年6月在重庆渝北区西南汽贸城极氪直营店支付5000元,预定了一辆2025款极氪007车型。“从始至终★★★◆◆■,极氪方面一直在刻意隐瞒和歪曲车辆信息★◆◆■。”程诚告诉记者,销售人员先是表示该车为出口未果没上过险的新车◆■★◆★■,后又改口免费赠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隐瞒上险事实★◆。
记者梳理2024年极氪各城市月度交强险销量数据(所有权类别分为个人、公司,公司户代表以公司名义购买)发现■■★★,极氪在当年12月份销售2★◆■■■.92万辆(官方交付数据为2■◆.72万辆),创出年内最高◆■◆◆★。其中,深圳市和厦门市销量激增至4321辆和2767辆★◆★■★■,分别环比增长377■★★.5%和647.8%◆★■■◆,走出了一条陡峭的增长曲线。其中,两城市公司户销量分别达到3724辆和2508辆◆◆■,占比超过86%和90%■★。
来自广州的李兴(化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于2025年5月购买了极氪001车型,在付款交易过程中,他发现商家伪造了一个与极氪App极像的页面,名为“限时购车平台”,汇款账户赫然写着★◆■★■★“厦门欧行汽车有限公司”,同样非极氪官方。
另有不愿具名的合资车企销售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上述约7000辆车在厦门■■◆、深圳办完手续之后,不论是出口、卖给租赁或网约车公司,还是作为‘0公里二手车’卖给汽贸公司做业绩★★,都有可能。单从数据来看■■■■★◆,去年12月份极氪的公司户销量是大幅异于往常的★★。”
消费者投诉案例显示,建发汽车以大客户金融合作方身份,介入了极氪销售流程。车辆通过建发汽车渠道完成上险★◆★、过户,实现◆★★◆“新车变二手”的产权转移。有车主反映,购车时签约主体多为建发汽车或关联公司,如厦门奥瀚和厦门欧行等■■。
在这套“金融过桥■■”模式下,第三方金融和渠道公司成为吞吐产销数据和调控终端售价的“防火墙■★◆”。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极氪销售人员处了解到,来自第三方公司或大客户的车辆可以比一般车辆更优惠。而且◆★★■◆,即便消费者购车合同与第三方签署★★■★◆◆,购车款项付给第三方账户■◆◆◆★,销售人员依然承诺◆◆■◆■,所购得的“二手车”可通过补充协议获得首任车主权益——这种法律权属与用户权益分离的操作,也为后续纠纷埋下隐患。
建发汽车与极氪的合作模式为区域经营+金融合作■■。资料显示,2024年8月,极氪与建发汽车在厦门长乐路联手打造的极氪家门店正式开业;2024年11月◆◆■,建发汽车获得极氪光辉事业部授权,在厦门开展销售、用户运营及售后服务。
近期频发的车主投诉与此前厦门区域的上险数据异动★■■◆★,都将矛头指向了极氪的重要合作伙伴——厦门建发汽车有限公司。
为清理库存回笼资金■★◆★■,扮靓企业产销快报■★,部分厂商选择将高库龄新车突击于某地上险上牌,然后分散至其他城市销售,规避集中暴露的风险。这其中就包括极氪。
记者从多家投诉平台和消费者处获得的信息显示,极氪的这套操作在全国多地上演◆★◆★:贵州、重庆、广州等地的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准备提车时★◆★◆■■,发现自己购买的“新车◆◆■”竟已购买过交强险,甚至已完成过户登记,沦为不折不扣的“二手车”★◆。当他们要求维权退赔时,往往会遭到推诿或拒赔。
事实上,车企通过“扮靓”区域销量数据来推高估值或谋求上市并非孤例。2020年7月,哪吒汽车启动科创板上市申报工作◆◆★■◆。折戟之后★■◆,在此后的2023年2月、2023年6月以及同年9月,又连续传出IPO计划。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显示,2022年哪吒汽车国内交强险销量数据显示,全年公司户占比为8%;2023年■■,哪吒公司户占比一跃升至63%,远远高于2023年国内乘用车交强险公司户占比(11.3%)。